您的位置:首页 >关注 > 正文

观察:大师逝去,豫剧辉煌不再?河南戏曲人:不服

河南省温县一家农民豫剧团的演员们应邀走进温县西关小学表演豫剧,指导学生们学习戏曲唱腔和表演技巧。新华社资料图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晶晶

你多久没听过戏了?


(相关资料图)

曾经,每一个河南的孩子都有一个被豫剧支配的童年。长大了的河南孩子,无论身处世界何方,只要“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的锣声一响,刻在基因里的调子就会立马蹦着跳着从喉咙里跑出来。那是独属于河南人的情怀。

今天,传统戏曲不复往日昌盛。听戏的人老了,新的人鲜少投注目光,有人说,随着豫剧五大名旦的最后一位——马金凤老师的离去,豫剧最辉煌的时代谢幕了。

事实上,怎么用老故事打动新听众,与当下的时代对话,是戏曲行业永恒的命题,也是戏曲表演者永远在探索的事业。

从童年生长起来的豫剧情怀看戏曾是河南人熟悉的事

对于河南商丘的90后女孩曼曼来说,唱大戏总裹着甜腻腻的味道,记忆里冒泡的汽水,糖葫芦爷爷的吆喝,黏牙的糖稀,硌牙的冰棍儿,都和戏台子有关。

村里唱戏的时间一般在四五月份,农忙闲下来了,天气不冷也不热。到周末,大人把城里上小学的曼曼送回老家。不等早饭吃完,邻家小伙伴就来召唤,随即两人揣个红薯跑去看戏。

“大戏”一般唱3天或一星期,有时候一天3场,早中晚都有。有时候2场,只在白天唱。请戏班的钱,是村里挨家挨户捐的,一块两块十块二十,村里有钱的人家或有喜事的家庭捐得多,基本靠这些大户出钱。

在河南,豫剧曾经有着不可动摇的群众基础。五大名旦之一马金凤的儿子马建新向记者回忆,马金凤那一代艺术家,可以说同时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戏曲同步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河南人民听戏、看戏、唱戏,豫剧成了河南人最熟悉不过的事儿。

但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马建新认为,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戏曲出现了阵痛。

“文化消费形式变了,更多元化了。如果说电视出现,把观众都锁在了家里看戏,剧场没人来了,那手机的出现,让戏曲真正开始走向冷门。”

“不太有人愿意为戏曲花钱了。”马建新指出问题核心。

青年戏曲演员仍在坚守 培养新的观众势在必行

一位供职于河南省豫剧院的豫剧表演艺术家透露,戏曲演员不像普通学生,培养出来一个大学生容易,培养出一个好戏曲演员难。演员受各方面的限制,比如嗓音条件,表演天分,形象,身段,当然后天的努力更重要,在当今社会,能坚守的青年演员真的都是相当难能可贵的人。

一位青年戏曲演员透露,自己曾拿过仅仅1000多元的工资。“能留下的人,首先是自身条件十分优秀的,其次就是对艺术非常热爱,发自肺腑愿意为这个行业贡献青春。”该受访者表示。

“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观众群的消失。原来喜欢豫剧的观众慢慢在老去,年轻的观众却没有培养起来。”马金凤大师的弟子、如今在兰州工作的吕伟伟接受采访时如是说。他对豫剧在西北地区的逐渐式微感到痛心。

现在,线上传播戏曲文化吸引新的观众成了戏曲界一片新的“绿洲”,不少戏曲界人士尝试在网络上开垦新的艺术生态。记者通过快手、抖音等平台,得到了一些数据。

根据4月发布的《2022抖音戏曲直播数据报告》,河南的戏曲听众和主播最多,豫剧也是抖音上戏曲直播最受欢迎的剧种之一。

73.6%的已开播戏曲获得过直播收入,过去一年,戏曲类主播收入同比增长232%。据抖音数据,豫剧也是去年戏曲直播收入最多的剧种。

破圈先从破成见开始 戏曲界人士还需不断努力

不可忽视的是,任何一种传统艺术都需要通过创新来实现与自己所处时代的对话。

吕伟伟认为,戏曲近年来似乎慢慢在朝小众化发展,这是一个不太好的趋势。“虽然豫剧被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我们不想把它变成博物馆里那种遗产,它还是需要有生命力。如果我们豫剧的观众老去了,那我们就要把新一代的观众培养起来,把那些老故事讲给新人听。”

先是爆款游戏《原神》中的新角色云堇上线,为京剧圈了一波全球粉,在B站和YouTube上千万人观看;上海戏剧学院京剧表演专业的五名00后女生,以京剧唱腔演绎古风歌曲迅速成为网红,仅《探窗》一首的短视频播放量就超过5000万。

“可以让年轻人慢慢接受,这是很好的方式,但好像咱们豫剧还没有见到这种形式。”

如吕伟伟所说,虽然河南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戏曲界人士真的还需要不断努力。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