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关注 > 正文

【全球新要闻】2022中国食品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举行 未来5年预制菜将成万亿产业

中国预制菜(肉类)产业基地花落原阳贺洪强/摄


(相关资料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白刘阳

9月24日上午,作为第五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2022中国食品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中原食品实验室目前的建设情况如何?预制菜发展势头怎样?未来食品长什么样……你关心的问题,与会大咖为你解答。

中原食品实验室未来五年要建成国内一流的食品科技创新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江正强

9月22日,由漯河市主导建设,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牵头组建的中原食品实验室正式揭牌。许多人好奇,为什么要成立中原食品实验室?成立中原食品实验室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江正强在2022中国食品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作出了详细介绍。

谈到中原食品实验室的定位时,江正强用了三个词:人才高地、创新之源、食品未来。

他解释,中原食品实验室要打造的是一个面向国际、立足全国、服务河南的人才高地,因此必须要汇聚、引育国内外高端人才。

第二,中原食品实验室是一个重视基础研究,能够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强成果转化的创新平台。

最后,中原食品实验室要提质传统食品、培育新兴食品,布局未来食品。

“中原食品实验室整体来讲主要是要助力河南建设国家级的食品创新高地,做大做强河南的食品产业。”他进一步介绍,“中原食品实验室总体目标是践行大‘食物观’,加强重点产业集群‘卡脖子’技术协同公关,促进河南省万亿级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培育国家级的创新平台。”

具体到5年目标,是要建成国内一流的食品科技创新中心,汇聚领军人才50人以上、研究人员500人以上,同时要组建20个以上的食品科技创新团队。

据了解,组织架构上,中原食品实验室采取“1+5+N”的模式。

其中,“1”指一个中心,即位于漯河的中心实验室;“5”是指五个研究基地,即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N”是指多个成果转化基地,包括双汇、卫龙、三全等一批知名企业。

预制菜现代化不能靠“人海战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

论坛上,孙宝国作了题为《大食物观与食品创新》的主题演讲。

主食原料创新方面,许多传统的主食产品被加工成了新的模样。

比如,用马铃薯为原料制造的马铃薯粉,目前已经成为许多蛋糕、烘焙食品,甚至馒头的制作原料。

更神奇的是,现在已经研究出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孙宝国表示,这项技术一旦工业化,能节省超过90%的土地和淡水资源,未来会对我们的食品工业产生巨大的意义。

比如植物肉。近几年,通过植物蛋白加工成的植物肉,已经逐渐走上老百姓的餐桌。不过限于技术问题,目前还无法完全还原肉类的口感和风味。

“预制菜最大的一个优势,是它会大大降低菜的成本。这几年预制菜应该说是方兴未艾,未来5年预制菜会发展成为一个万亿级的产业,我们食品科技界要助力中国预制菜产业的提升。”孙宝国说。

但是,他同时认为,预制菜现代化不能靠“人海战术”。现代化食品工业不是把锅做大,也不是把厨房变大。10个大厨炒出来一大锅菜没有多少意义,做一口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大锅同样没有意义,关键是把人工的操作变成智能控制。预制菜要用炒菜机代替炒菜锅,用科技代替人工,要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

这一点上,孙宝国认为,河南的水饺生产企业做得非常好。

“2005年,一个车间2000多工人,一个工人一天要包6000个水饺,到了2020年,整个车间实现了无人生产,手艺变成了工艺,进而上升到科学,人工操作变成了智能控制,这是我们未来要努力的目标。”他说。

另一方面,他认为预制菜的核心是风味。未来预制菜想有长足发展,其风味一定要超过一般厨师的水平,要向高级厨师的水平看齐。

真菌毒素污染是粮食安全最大的风险因子之一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院士李培武

“粮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油脂、淀粉和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花生、大豆、油菜占食用植物油消费总量达80%以上。每年因黄曲霉毒素污染导致的损失高达700亿元,严重制约我国粮油产业发展。真菌毒素污染已经成为污染最重、危害最大的风险因子之一。”李培武在谈到我国粮食损耗情况时说。

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在生产、储存、运输和加工全产业链环节总损耗率约12%,约3500万吨。其中,因农户储存设施简陋、烘干不足、发霉变质等导致的粮食损失达8%。此外,在消费环节,因为爱粮节粮意识不强,浪费量每年约1700万吨。

“粮食生物毒素污染是导致粮食损失的全球性难题。而且不仅导致粮食损失,还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李培武说,“生物毒素危害极大,易致癌、致畸、致突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

比如,黄曲霉毒素B1是一类致癌物,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引发全球肝癌比例高达28.2%;再比如,伏马毒素可导致食道癌,与婴儿的神经管缺陷有关等。

针对上述生物毒素带来的巨大危害,李培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要从源头减损。培育抗侵染、抗产毒的新品种,创建绿色生产控制技术,减少田间带菌降低毒素感染;研发真菌毒素早期分子预警感知技术;研发绿色阻控、绿色减控技术,研发高效低毒化学、生物、仿生阻控剂,采用精准物理去除、可见光催化降解、生物降解等多种手段,减少真菌毒素污染。

未来食品产业将是“3T”融合的高技术产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

未来食品长什么样?如何生产制造?有哪些优势?陈坚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陈坚认为,未来食品产业将是“3T”融合的高技术产业。其中,“3T”是指FT食品技术、BT生物技术、IT信息技术。目前,全球工业已经进入4.0时代,即智能化时代,所以智能制造将成为食品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

相比传统食品生产,未来食品具有巨大优势。陈坚举例,传统养殖业下,一头小猪经过180天的饲养出栏,育肥情况好的情况下通常能够达300斤左右。但是采用动物细胞培养,150克的动物细胞,不到180天就可以产出20吨~30吨肉,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时节省了大量饲料和水资源。

再比如青蒿素的提取。采用传统方法提取,5万亩种植青蒿中提取出的青蒿素含量,100立方米的发酵罐一年就可以生产出来。所以,这是一项颠覆性的技术。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高峰论坛 中国食品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