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数据 > 正文

AI将在教育住宿餐饮等领域发力,云计算供应商有望抢先受益|世界快报

红周刊 编辑部 | 吴海珊

2023年以来,全球表现最好的是科技板块,迄今上涨了18.82%。埃森哲估算,到2035年,人工智能的影响将对教育(84%)、住宿和餐饮服务(74%)、建筑(71%)、批发和零售(59%)和医疗保健(55%)行业最为明显。投资角度看,瑞信预计,计算处理能力和云基础设施的供应商有望率先受益。此外,本文也将对“先买后付”、气候变化、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未来投资机会进行探讨。


(资料图)

AI影响力将在教育等领域率先凸显

云计算供应商将直接受益

自疫情以来,远程/混合工作模式,从疫情前的21%增加到2021年的54%,并将在2027年达到84%。瑞信认为,那些提供了使在线协作更高效、更愉快的公司后续都存在投资机会。“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进步将提高工作效率。”

AI领域来看,ChatGPT机器人在2022年取得了迅速进展。普华永道估计,到2030年,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产生15.7万亿美元的收入,将当地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提高26%。

Precedence Research预计,在同一时间段内,人工智能软件可能成为一个1万亿美元的市场,大幅高于2022年的2090亿美元。瑞信认为,人工智能的广泛影响及其对生产力和盈利能力的好处是显著的,特别是对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

埃森哲估计,到2035年,人工智能的影响将对教育(84%)、住宿和餐饮服务(74%)、建筑(71%)、批发和零售(59%)和医疗保健(55%)行业最为明显。“从投资的角度来看,第一个受益者将是计算处理能力和云基础设施的供应商。”瑞信研报写道。

另外,许多发达国家都面临着劳动力短缺问题,叠加不断上升的利率和通胀给企业带来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压力,这应该会引发更多的自动化投资。据Verified market Research称,到2030年,旨在与人类密切合作的协作机器人市场预计将增长到近168亿美元。前五大市场——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和德国——目前占全球安装量的78%,仅中国就占51%的市场份额。一项调查显示,62%的美国企业和75%的欧洲接受调查企业,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投资自动化和机器人。

通胀和疫情为“先买后付”提供机会

铁塔公司在5G应用市场发挥重要作用

瑞信认为,在社会问题方面,投资机会来源于人们生活紧张造成的“先买后付”。

创数十年新高的通胀率,挤压了许多家庭的购买力。在洛普斯(Ipsos)最近的一项调查中,69%的受访者预计通胀率将继续上升,只有11%的人预计通胀率会下降。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生活水平将会下降。美国农业部(USDA)预测,2023年食品价格将同比上涨7.1%。高通胀给许多家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负担,甚至影响到人们的支付能力。瑞信表示,这样的环境也为“先买后付”(BNPL)提供了机会。根据FIS的《全球支付报告》,2021年,BNPL在电子商务支付中的份额占全球交易价值的2.9%,预计到2025年将增加到5.3%。在英国,2020年疫情期间,英国的BNPL行业增长了四倍。

而在新冠疫情期间,在美国,大约20%的零售额是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的,中国以在线销售总渗透率约为40%引领市场。在此背景下,电子商务或数字支付等已建立的数字生态系统也在继续获得吸引力。Activate Consulting预计到2026年,美国电子商务将达到1.77万亿美元,2022年至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2%。

值得注意的是,5G虽然不是新主题,但海外机构仍认为,其将是未来的一个关键主题。当前中国5G基站的投资基本上已经完成,下一阶段的方向是更接近最终用户的基础设施,使屋顶基础设施等服务能够提供密集的信号,并增加更多高使用率区域的容量,或者智能移动解决方案使道路更安全。瑞信认为,铁塔公司在智能城市和互联城市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一家无线通信基础设施公司的数据,到2021年,5G服务的市场规模将以每年46%的速度增长,直到2028年。

新能源扩建提振铜等金属需求

电动汽车充电器累计投资或超千亿

2022年召开的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提高了对风能和太阳能所需建设容量的预测:2030年,欧盟的太阳能发电量将增长近四倍,美国将增长六倍以上,中国将增长近五倍。在能源转换的过程中,金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对铜的需求将从2021年的每年500万吨增长到每年约1300万吨;对硅和稀土元素的需求需要增长约三倍,而电池存储系统对锂的需求应该会出现最急剧的增长,在2021年至2030年间增长近20倍。

另外,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估计,经过十年的投资,电动汽车充电器的累计投资可能会在2023年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而下一个1000亿美元的投资可能会在2026年部署。

(本文已刊发于5月13日《红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