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 > 正文

2021年全国高考如约而至 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梦想

2021年全国高考如约而至。

6月7日,千万考生踏入考场。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078万,再创历史新高。

除了高考人数创新高,助涨话题热度的,还有备受关注的广东本土疫情。围绕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高考,各地提前研判多重因素和突发情况,尽一切可能解除考生和家长后顾之忧。

“让高考一切如常。”成了高考季各界的普遍期盼。针对1名无症状感染者为特殊的高三考生,广州市教育局选用独立、隔离、无其他干扰的病房,定制专用考场。为了保障整个城市高考的顺利进行,对所有应考考生和考务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及环境样本采集,确保万无一失。

以高考为分界,直到今天,在中国的一些地方,经常可以看到“知识改变命运”的标语。几十年过去了,这句标语在无数人身上神奇应验,又在不少人身上开始变得困难。

争论仍未熄火。教育存在不公,成为一系列社会矛盾的焦点。教育资源在不同地方、不同个体分布得不均匀,个人获得教育的机会面临不均等状况,命运跌宕人生转折由此引发。

相对于教育资源匮乏的地方,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地也并非高枕无忧。往往越是这些地方,越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教育焦虑。“掐尖”的起跑线不断下移,“鸡娃”日渐走红,成绩的光环背后,是小孩子从小付出的艰辛,是家长人尽其能的比拼。

区域之间、城乡之间、阶层之间的资源鸿沟与理念偏差,逐步在全社会形成新一轮关于高考倒推教育,教育倒推社会公,社会公倒推时代进步的大讨论。

教育公是社会公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以高考为最现实载体的教育公被全社会寄予厚望。

高考还能决定未来吗?在专门为高考拍摄的应援短片中,“别人家的孩子”李雪琴说:有问题,就会有答案。

时代的涡轮向前,但语境变了。以高考为轴心,带有标志地域标签的模式被反思,十年前的慷慨激昂,如今可能让人不适。十年前的热血励志,如今可能被解读为不体面,攻击。在奋发进取与无条件躺之间,青春的底色时而让人振奋,时而让人压抑。

从高考向前回溯,今年以来,多项教育改革重磅来袭。这些改革涉及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校外辅导、职业教育,以学生一生所接触的教育为主线,被推至舆论场反复讨论,激烈碰撞,以此谋求全社会最广泛的共识,建立最深的共情与理解,寻找解决方案的最大公约数。

在一届又一届高考考生身上,以往常规的学秩序被打破又重建,以往熟悉的社会情景被遗失又被寻觅。让高考一切如常,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梦想。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高考 考生 如约而至 梦想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