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富 > 正文

重心沉下去 效能提上来

加强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指出,抓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推行“全科网格”,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迎泽区坚持党建引领、创新赋能、多元参与、全科服务,全面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持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
    

党建引领
    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
    

新时代城市基层治理面临诸多新问题,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治理,必须始终牵住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迎泽区围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政治引领,坚持区、街(镇)、社区(村)三级联动,街道成立“大工委”、城市社区成立“大党委”,将辖区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有效整合起来,吸纳270余名驻地单位、两新组织负责人兼任街道社区党组织委员,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多方参与、互动互补的社会治理合力。
    2021年11月12日,迎泽区顺利完成112个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产生新一届“两委”班子成员799名,实现“一肩挑”比例和大专以上班子成员比例、年轻干部比例、女性干部比例明显提升,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6岁,比换届前下降3.23岁,大量优秀年轻干部纷纷到基层一线勇挑重担、锻炼成长,成为党在基层治理中的中坚力量。
    整合街(镇)内设机构职能,迎泽区优化形成“五办两中心一站”管理模式,将长期在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干部选派到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及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站具体负责,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全面加强基层工作力量。建立区直机关受理街道社区事务联系人制度,将56个区直机关承担办理街道社区事务联系人的个人信息和本单位受理事项等内容编印成册,下发至街道社区,全力推动机关服务关口前移。
    强化资源保障,完善社区治理。迎泽区委定期专题研究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专项拨付工作经费6000余万元;公开招录专职社工345名,专兼职网格员853名,人才引进硕士研究生142名。持续规范社区活动场地建设,全区社区办公及群众活动场所面积达500平方米以上的76个、1000平方米以上的43个,统筹各类资源为民服务,完成“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事项439个。
    世纪朝阳小区建于2010年,有5000多户居民,且老年人居多。小区内200余平方米的活动场地新近完成改造后,原本凹凸不平的水泥地变身为耐磨防滑的悬浮地板,并划分出篮球场、羽毛球场,众多社区居民享受着家门口运动带来的快乐,连连称赞。
    

一网统筹
    激活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新时代城市基层治理需要更多新路径。迎泽区以社区治理为着力点,突出“一网统筹”,做实“全科服务”,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激活市域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因地制宜,“一盘棋”整合资源力量。迎泽区将城市社区(村)划分为853个普通网格、345个专属网格,统筹网格内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社会救助等11个部门43项工作,科学设置了基层社会治理重点任务清单,将社区网格打造成排查安全隐患、化解矛盾纠纷、宣传政策法规、服务人民群众的前沿阵地,努力实现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
    在网格党建“一体化”推进方面,迎泽区采取“一网格一党小组”“多网格一支部”模式建立党组织,推行街(镇)、社区(村)党员干部包联网格制度,引导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参与网格管理,实现基层党建与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深度融合。按照“就近、就亲、就便”原则,将普通网格细分为若干党员微网格,成立“党建微帮站”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王胤是水西关街四社区第三网格的网格员。通过专门为网格员配备的工作手机,她可以在“平安迎泽”App上及时上报巡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隐患。而她所上报的信息和实时位置,均可在迎泽区综治实战指挥平台上显示。
    以省综治信息系统、综治视联网和“雪亮工程”系统为基础打造的迎泽区综治实战指挥平台,集实时定位、轨迹巡查、信息发布、网格考核、一键报警、指挥调度、可视会商和视频监控等八大功能于一体,搭建起网格工作的“大脑中枢”。如遇突发事件,网格员可以通过“一键报警”功能第一时间与平台取得联系。
    围绕事件处置,迎泽区以综治中心指挥调度为枢纽,通过网格首诊、村社坐诊、街镇接诊、区级会诊,社会治理事件实现“自循环、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四级处置,形成“问题上报——案卷建立——任务指派——调查落实——处理反馈——结案归档”闭环管理,实现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镇、难事区域终结、矛盾不上交。
    

多元共治
    “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
    

张某是一名听力一级残障人士,无住房、无收入来源,因与另一当事人张某某在遗产继承方面产生纠纷,向迎泽区妇联寻求帮助。区妇联随即为当事人张某申请法律援助,聘请手语老师与其沟通,并与迎泽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取得联系。2021年10月,迎泽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进行了一场“无声”调解,妥善化解了当事人双方的矛盾纠纷,并在庙前法庭进行了司法确认,依法高效保障了聋哑当事人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合法权益。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迎泽区创新开展“一站式”化解纠纷,在全省率先成立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着力提升市域治理效能。
    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坚持党建引领,第一时间成立党支部,建立由法官、检察官、人民调解员、信访工作人员、劳动仲裁员、律师、心理咨询师组成的矛盾联调队伍,建立人民调解在前、司法保障在后的递进式矛盾过滤体系,整合区司法局、区信访局、公安迎泽分局、区劳动仲裁院、庙前人民法庭及14家专业性调解组织,形成集人民调解、法律服务、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司法确认于一体的多元化解体系。
    区综治中心、区劳动仲裁院、庙前人民法庭等部门整体进驻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实施一站办理,细化设置矛盾纠纷受理、劳动仲裁、法律服务、诉调对接和信访接待等窗口,坚持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办理、限期处理,实现“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走出一条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子。
    据统计,该中心建成一年多以来,共接待来电来访22916次,受理矛盾纠纷4107起,通过调裁审一体化平台化解3762起,事件办结率达91.5%。
    

本报记者杨彧

关键词:

热门资讯